本网讯 为凝聚更多有情怀、有担当、有国际影响力的诺奖得主,院士、科学家等杰出人物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打造医疗健康领域高端学术交流与人才聚集阵地,1月14日上午,协合转化医学研究院与中国故事融媒体共同举办了由世界著名生物医学专家张学记院士主讲的“智能传感 数字生命,人类永生线路图”讲座活动。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周骏贵院长、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吴振华等十几位特邀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张学记院士30多年聚焦传感领域研究,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了200多个项目专利,这些专利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了应用。他认为,掌握了生物传感,就知道了生命的密码。此次大讲堂上张学记院士为参会者深度畅谈了生物传感技术对人类健康及未来生命状态的影响。
生物传感技术是什么?张院士结合OpenAI及ChatGPT,向大家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及趋势,“由分子识别、化学信号、物理信号传导还有信号放大这几部分组成,生物传感器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包括生物、化学、医学、材料、信息科学,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大到国家安全,航天航海导弹卫星,小到健康管理,疾病诊断,视频安全,环境监测”。
他认为,最近OpenAI及ChatGPT的出现把人工智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生物传感作为信息学科,与人工智能、5G、大数据的结合形成了新的概念,即智能生物传感概念,促使了生物传感进行多元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生物传感技术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可穿戴设备和植入式设备。植入式设备具有生物兼容性、侵入性小、体积小等优点,能够解决数据不连续的问题,未来可以通过植入式设备实现血糖控制、大脑控制、癌症预警等功能。并且,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可穿戴设备范畴,正朝着“lab-on-Skin”即身体智能传感的方向发展。
张院士提出,“当我们的智能传感技术完全成熟并得以实施后,人类的生命形态有可能从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转变。未来,人类或许可以通过纯粹的能量场生存。这个数字世界将充满无数的可能性,我们的感知、记忆都可以存储到机器中,通过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和数字永生的方式,让人类的生命在数字世界中得以延续”, “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研究正以智能传感为先导,以人体物联网设备作为数据收集的入口。我们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的三个场景,也就是自然宇宙、心智宇宙和数字宇宙这三个世界的交汇点”。
讲座结束后,举行了协合研究院转化成果发布及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中合泰克(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十尚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项目合作达成签约。据了解,江苏协合转化医学研究院于2019年4月成立,由著名生物医学专家张学记院士领衔的人才团队与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南京景威实业有限公司四方联合组建。研究院秉承“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愿景,重点聚焦精准医疗、精准健康和分子诊断领域,致力于用10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拥有100亿市值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成为全球著名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
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电话:13683072097,13521269116
责任编辑:刘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