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威海乳山的青山脚下,姜不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浓郁的姜香沁人心脾。清洗、切片、古法萃取、封装……一筐筐鲜姜经过现代化生产线,蜕变为姜精油、姜粉蜜、姜纯露等高附加值产品,远销海内外。这家深耕生姜深加工领域的企业,以传承千年的药食同源智慧为根基,用科技创新解锁生姜的“七十二变”,让曾经“洗洗卖”的初级农产品变身健康消费市场的“黄金单品”。
千年姜韵焕新生:从田间到实验室的蜕变之路
乳山大姜因姜黄素、姜辣素含量高出普通品种8倍而闻名,但长久以来,当地姜农多以鲜姜粗加工为主,附加值难以提升。姜不老食品科技创始人滕昭琪敏锐察觉到这一痛点:“国外将生姜应用于医药、医美领域,附加值极高,我们为何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焕发新生?”2014年,他创立“姜不老”品牌,以乳山大姜为核心原料,踏上生姜深加工的探索之路。
企业从古籍中汲取灵感,复原非遗姜蜜制作技艺,同时引入超临界流体萃取、低温真空干燥等现代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如今,一斤鲜姜可提炼出3毫升姜精油,这一浓缩比例的背后,是企业在设备改造、工艺优化上的持续攻关——自主研发的姜片除杂设备、恒温脱硫烘烤技术,让原料利用率提升40%,品质稳定性达到国际标准。
科技赋能古法新生:专利链构筑核心竞争力
在生产车间,滕昭琪指着自主研发的设备如数家珍:“灌装机内壁经过特殊处理,解决姜蜜黏稠输送难题;发酵机均匀控温,避免糊锅隐患。”这条看似普通的流水线,实则暗藏28项专利技术,覆盖原料处理、萃取提纯、灭菌包装全链条。
企业不仅破解了生姜深加工的技术壁垒,更以“药食同源”理念重构产品矩阵:姜粉蜜融合荆条蜜与紫竹盐,温和驱寒;姜精油搭配玫瑰、枸杞,变身高端SPA精油;姜纯露用于护肤,舒缓敏感肌肤……“我们像解构中药方一样解析生姜成分,通过科学配比激发协同效应。”滕昭琪介绍,企业特聘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团队,针对不同体质研发定制配方,让传统食疗焕发现代生命力。
全产业链深耕细作:从种植到文旅的生态闭环
在乳山滨海新区,姜不老的千亩种植基地宛如一片翠绿海洋。窖藏两年以上的老姜在恒温仓库中静静沉淀,姜黄素含量逐年攀升;养蜂基地的蜜蜂穿梭于花海,为姜蜜注入天然活性酶。企业构建起“种植—仓储—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从源头把控品质:土壤检测、水质监控、农残筛查,每个环节均执行欧盟标准。
在夯实主业的同时,姜不老正以“生姜+”模式拓展产业边界。企业计划在乳山打造生姜文化博物馆,展示千年姜史与现代科技;规划建设观光种植园,开放采摘体验与DIY姜疗项目;联合高校开展“小小农学家”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田间课堂感受科技与传统交融的魅力。
从田间地头的鲜姜,到实验室里的精华萃取;从百姓餐桌的调味品,到医美领域的活性成分,姜不老食品科技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着生姜产业的传奇蝶变。正如滕昭琪所言:“我们不仅要让乳山大姜成为致富金疙瘩,更要让它成为中国人健康生活的守护者。”在这片姜香四溢的土地上,一个千亿级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正蓄势待发。
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电话:13683072097,13521269116
责任编辑:吴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