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侯胜田:后疫情时代中国康养旅游发展新趋势

    4月14日-4月16日,博山文旅高峰论坛在淄博市博山区举行。本次论坛由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博山区人民政府、博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新旅界、山东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岜山集团承办。论坛聚焦国内微度假和康养旅游的前沿动态,邀请相关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和知名大咖深入交流,为博山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侯胜田做《后疫情时代中国康养旅游发展新趋势》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徐主席、荣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有机会和大家探讨目前在全国各地都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康养旅游,感谢新旅界李阳总邀请,来跟大家分享我们多年的研究结果。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康养旅游”,关于这个话题,什么叫康养旅游,什么叫医疗旅游有不同的解释。我有必要在讲之前把概念简单梳理一下,也把产业发展和演变情况快速给大家分享。
    我们大家现在所了解的康养旅游,淄博就有活动,比如温泉旅游活动。今天的话题主办方设计得非常好,我们讨论的是康养旅游这个产业,现代康养旅游产业早期发展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后来发现纯医疗旅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医疗旅游指什么呢?最早的医疗旅游指跨国服务,指消费者到另外一个国家去看病。而康养旅游指的是非医疗旅游。我们岜山基地比如说有医院,也有康复病房,这是不是医疗康养旅游呢,绝对是,这就是为什么昨天晚上夜话的时候,我提到我们岜山基地,整个资源都非常好。说到康养旅游这个新趋势,我刚刚提到,康养旅游早期活动以温泉为主,后来国家之间医疗水平和条件不同,有些医疗水平差技术条件差的消费者和患者,就会到另一个国家去看病,形成国际上比较大范围的跨国医疗服务,人们称之为医疗旅游。在医疗康养旅游里面,既包括医疗旅游,也包括康养旅游。
    康养旅游主要有三大块,一是中医药康养旅游,二是温泉康养旅游,三是森林康养旅游。沙疗、水疗等康养旅游方式尚在开发之中。产业必然有上下游、有价值链,在这三个领域,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也形成了虽不成熟,但正在生长的产业生态圈。
    我想在座各位,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有企业管理者,我们要规划自己的医疗康养旅游产业,或者自己项目的时候,了解不同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对自身项目进行定位。刚才我提到的医疗旅游、康养旅游很多年前就有,而现代医疗康养旅游则是最近这三四十年才逐渐形成壮大起来。
    中国的医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启蒙阶段,第二启动阶段,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在一二十年前的启蒙阶段,讨论医疗旅游,大家如果查文献,就会发现主要是国内一些学者,或者在国外学习的学者,因为他们发现欧美国家的医疗旅游,包括邻国日本、韩国都已经将医疗旅游作为他们国家的支柱产业和重大产业来发展,国家有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也拨了专门的经费来支持医疗旅游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学者就开始介绍医疗旅游到国内来,典型的事件是十三年前,在北京密云滑雪度假酒店,由国家中药局,当时还叫国家旅游局,最早组织一次医疗旅游的扫盲会,我给三十多位做旅游和做中医药专家,做扫盲活动。
    启动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由国家中药局和国家文旅部启动十百千工程,这一工程在后来的三年在全国建起了十个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一百个示范基地,一千个示范项目。因为从标准的制定到评审我都有参与;就在同一年,国家卫建委还启动了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工作。卫建委联合五部委,在2017年9月13号,公布了13个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卫建委这个示范基地和文旅部、国家中药局的示范区是一个概念,它的评审单位是以县级、或者市为单位,不是某一个项目。到目前为止,中国首批健康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仅28家,如果不是发生疫情,去年年底前就已进行评审。原来评的首批,大家注意,还不是真正的示范区,没有挂牌。所谓示范区,是指给你三年时间来建,三年以后验收达到标准,才是正式的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区。
    从2017年中国医疗旅游康养进入启动阶段,那么起飞阶段在何时呢?这一阶段来得稍晚,我认为有两大因素,一是国际不确定性,大家都知道,由西方国家围绕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制造的障碍,带来整个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第二因素是新冠疫情,疫情对医疗康养旅游产业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示范工程验收,实际上在这之前,我们国家在各地建的,包括岜山基地等类似成千上万的项目都产生是否要继续走下去的疑问,这确实有必要梳理,但我也提醒大家思考,中医药在健康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全世界都这样,在第三产业中又分上百种不同行业,例如休闲旅游、医疗健康,我要提醒大家,在第三产业里面,其中最大的一个行业就是健康行业。所以在座的各位,今天的会议虽然规模不大,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大题目,讨论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医疗康养产业。在这里面中医药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
    我们经常说新冠疫情带来了机遇,机遇到底在哪,这个需要大家去思考,同时康养旅游对于消费带来哪些变化,供大家思考。既然新冠疫情短期内不能完全的消失,我们到底如何判断这个产业的发展?我的判断比较简单,这个产业,没有任何力量阻止人类进行休闲旅游,只能暂时的滞后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家都期待疫后会有一个报复性的增长,大家知道去年并没有出现报复性的增长,但是我提醒在座各位要注意,比如清明节期间三天假期,外出旅行达1.3亿,这就是爆发式增长;第二,新冠疫情虽然影响人们的外出,但是调查数据证明,消费者对健康更加关注了,这给大家的提示就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投资也好,和这个行业目前的运营单位,如果遇到困难,大家要注意这只是暂时的困难,所以这个行业的前景,我认为是毋庸置疑的。
    健康旅游将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这句话是两三年之前,我和欧盟的康养旅游联会定期交流的时候,我们共同得出一个结果,就是说康养旅游将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度假在欧洲国家,在几十年前就普遍存在,人们平时工作非常辛苦,到周末也好,或者每一个月、两个月,全家人会开车也好,或者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度假,这是一个趋势。
    在休闲旅游这方面,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所以健康旅游将成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进入了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不得不工作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我推荐一本书《百岁人生时代》。一年前,俄罗斯议会已经在起草关于四天工作制,一周工作四天,第二,因为技术的变化,也不需要人们工作那么长时间。现在在北京都可预约无人驾驶出租车,这意味着人的工作的时间越来越短,所以康养旅游未来会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第三,跨境医疗旅游需求将长期存在,我们国家目前基本医疗发展还可以,但是在医疗新技术方面,我们还得需要不是特别短的时间去追赶其他国家;第二,不同国家的医疗资源不一样,不同国家的区域资源不平衡,就会产生贸易。而医疗服务,同样各个国家的资源和能力是不一样的,例如中国那些真正的富豪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自己驾驶私人飞机到国外看病的很多,所以在这里面跨境医疗旅游需求对我们的启示就在于,我们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他们,如果短期内不能赶上他们,我个人认为,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说,对中国来说,要发展中医药,让外国人来中国看中医,这是一块市场。
    在未来发展趋势上,一定是医养游居憩融合发展。我们说旅游的时候,欧洲现在指的是休闲旅游,本来医疗旅游也好、康养旅游本身就是融合新兴产业。另外,中医药将在康养旅游当中发挥突出作用。
    既然我们谈到中医药在中国医疗旅游康养领域发挥突出的作用,是为什么呢?首先,在中国发展产业要看国家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对不对?我们有中医药创新传统的相关发展政策,所以发展中医药是国策;第二,它与中医药本身的发展有关系,刚才我提到,因为在产业发展中,国家是有竞争的,我们国家必须要跟其他国家竞争,在西医方面,能和他们竞争吗?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中医药,中医药的发展必须要走出中医医院,走出中药药店,因为医疗和健康是两个概念,医疗是小概念,健康是大概念。
    在医疗领域,中医药和西医竞争,可能我们没有优势,但是我想问,健康产业既然是一个大产业,比医疗还大,在康养这一块,中医药我们是不是有优势,为什么不做呢?既然这样,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规划问题。没有总体的产业规划,作为新兴产业不能拍脑门,中国早期的发展通过胆大、拍脑袋是可以,那是改革初期;现在已经不是拍脑门的阶段,一定要让懂的人做这个事情,让不懂的人来做,就会被带歪。
    第二、融合度不够。
    第三、没有开发新产品,只是字面理解康养旅游。
    第四、缺乏人才,国内现在推动康养旅游专业的建设,有些学校已经开办这方面的专业,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搞森林康养。因为事总要有人去做,最大问题还是人才。

    最后总结,我想提醒的是双循环,双循环不是简单的概念,中国经济发展从解放后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主要是内循环,国内大循环,跟国外基本没做什么贸易;而第二种模式是在改革开放的三四十年,主要是国际循环,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工厂,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愿意再搞全球化,它认为全球化过程当中我们获益更多,一个从国内循环,一个从国际循环。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主要是双循环格局下发展,这意味着我们的康养旅游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看病,主要的机会在中医药医疗旅游,吸引外国人到中国做康养,来体验中医药文化,来进行休闲,这叫中医药国际康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