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山东莱阳的广袤田野间,山东恒安泰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泰农业”)的农业科技示范园里,智能灌溉系统正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巡航监测长势,而另一侧的加工车间内,刚收获的谷物正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转化为即食杂粮产品。这家以农业全产业链为核心的企业,正通过“种植-加工-服务”的垂直整合,重新定义现代农业的产业逻辑。
从单一生产到全链贯通:破解农业价值碎片化
恒安泰农业的起点,源于对传统农业痛点的深刻洞察。2023年公司成立之初,便以粮食收购、仓储服务为切入点,逐步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流通的全链条能力。不同于传统农业企业局限于单一环节,恒安泰农业将视野投向“田间到餐桌”的每个节点:在莱阳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中草药、特色蔬菜及优质谷物;投资建设智能化粮库,实现粮食从收购到储存的全程温控管理;通过自有食品加工厂开发预制菜、健康主食等产品,最终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直达消费者。
这种全链布局,让企业能够把控每个环节的品质与成本。例如,其种植基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根据下游加工需求定制种植品种,既减少农户的市场风险,又确保原料稳定供应;加工环节引入低温烘焙、超微粉碎等技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提升产品附加值。一位合作农户表示:“以前种出来的东西只能低价卖给粮贩,现在企业包收购、包技术,收益比过去翻了一番。”
从资源依赖到科技赋能:激活农业创新动能
在恒安泰农业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筛选抗病性更强的小麦品种,而远端的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着200公里外种植基地的环境数据。这种“硬科技”支撑,源于企业对农业创新的持续投入。
依托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企业构建起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田间传感器自动采集土壤墒情、气象数据,AI算法生成精准的灌溉与施肥方案;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溯源,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作物生长日志。在莱阳某蔬菜基地,这套系统使水肥利用率提升30%,人力成本降低40%。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种业领域的突破。作为少数持有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资质的企业,恒安泰农业联合科研院所培育出适应本地气候的强筋小麦、高油酸花生等特色品种,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种植。这种“育繁推一体化”模式,不仅保障了供应链安全,更让农民分享到品种升级的红利。
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重塑农业价值坐标
恒安泰农业的野心不止于产业链延伸。通过整合旅游、文化等元素,企业正打造“农业+”生态圈:在种植基地开发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插秧、收割;依托仓储物流优势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服务周边农产品上行;甚至将传统粮仓改造为农业主题展厅,展示从石磨碾米到智能加工的百年变迁。
这种生态化布局,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其开发的“二十四节气”主题预制菜礼盒,将时令食材与文化创意结合,成为高端餐饮市场的热门产品;与电商平台合作的“云认养”项目,让城市家庭远程参与果树种植,开创了农产品预售新模式。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农业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0%,占总营收比重突破30%。
站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恒安泰农业的探索展现出独特价值: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农业效率,通过模式创新延伸产业价值,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生态可持续的多重目标。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言:“现代农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力活,而是融合科技、文化与服务的系统工程。”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田野上,恒安泰农业正书写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电话:13683072097,13521269116
责任编辑:吴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