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深耕产权市场 深圳联交所以专业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一家深耕产权市场30年的综合服务机构——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简称“深圳联交所”),始终以“服务国资国企、激活要素资源、助力经济发展”为使命,用专业与创新书写着产权交易的“深圳样本”。从服务央企到赋能地方,从传统产权交易到数字化平台升级,从助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到推动绿色经济、乡村振兴,深圳联交所以“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能力,成为连接企业与市场、资源与资本的重要桥梁。

“资产流转”到“价值赋能”:产权交易的深度转型

30年来,深圳联交所的脚步始终与时代同频。从早期推动国有资产公开交易、规范流转,到如今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激活要素市场”,其业务边界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持续深化。

在服务央企方面,深圳联交所以“一企一策”的精细化服务,为驻深央企及全国央企提供全流程交易解决方案。无论是资产拆卖一体模式的创新实践,还是“产权+投行”服务优势的发挥,深圳联交所助力央企实现资产高效配置、业务规模扩张。例如,通过促成驻深央企与地方国资合作,推动融资租赁企业增资扩股;通过专场服务推介,为央企绿色电力交易搭建平台……这些实践不仅盘活了央企存量资产,更助力其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服务地方国资国企领域,深圳联交所更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从深圳妈湾电力燃煤机组资产转让实现88.34%增值,到推动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数字化改造;从跨区域推广深圳物业租赁经验至中山,到搭建深圳市属国企资金融通平台(6年累计成交破万亿)……深圳联交所以专业能力激活地方国资“沉睡资产”,为地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传统交易”到“生态服务”:全链条服务的创新实践

深圳联交所的服务,早已超越了“交易撮合”的单一功能,而是延伸至“前期辅导—过程服务—后期赋能”的全链条生态。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深圳联交所提供从资产梳理、法规解读到交易执行的“一站式”服务,全年为3300余件“罚没物资”拍卖提供全流程支持,助力国有资产公开、公平、公正处置;对于金融机构,深圳联交所搭建“平台+资源”生态,联合银行举办资产推介会,吸引500余位投资人参与,为不良资产处置、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拓宽渠道;对于中小企业,深圳联交所聚焦资产盘活痛点,举办实战论坛、新法解读等活动,提供从诊断评估到融资对接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激活中小企业“存量资产”新价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联交所以“科技+服务”双轮驱动,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交易生态。从“深联交汇投”小程序到“深圳联交所”APP,从服务号到官方网站,其打造的“四位一体”数字化平台,实现项目信息实时展示、投资人精准匹配、交易流程便捷高效,让产权交易从“线下跑”转向“掌上办”,为市场主体提供更智能、更温暖的服身体验。

“区域深耕”到“全国布局”:要素市场的开放协同

作为全国性产权交易机构的“排头兵”,深圳联交所始终以开放姿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跨区域合作、异地市场拓展,其服务半径从深圳延伸至全国:与韶关合作打造破产资产处置平台,打破行业壁垒;在北京设立服务中心,举办“京深杯”乒乓球赛促进央地交流;与全国性交易平台合作构建新生态,推动项目全国推广……这些实践不仅扩大了深圳联交所的市场辐射力,更助力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优化配置。

在绿色发展领域,深圳联交所同样走在前列:建设区域性蓝碳交易平台,推动恩平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参与黄田荔枝文化节、南山古树荔枝推广会,以产权交易赋能农产品品牌增值;探索“政府授权+契约合作”模式,拓展异地自然资源交易……这些创新尝试,让产权交易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工具,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绿色引擎”。

结语:三十而立再出发,服务实体向未来

30年前的“平锅手工生产第一锅奶粉”的朴素起点,到如今“服务国资国企、激活要素市场”的专业担当,深圳联交所的成长史,是一部与时代同频、与改革共振的奋斗史。

正如深圳联交所人常说:“产权交易的价值,不仅在于资产的流转,更在于价值的激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在“十四五”规划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深圳联交所将继续以专业为基、以创新为翼,深耕产权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为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深圳力量”。

三十载栉风沐雨,九万里风鹏正举。站在新的起点,深圳联交所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专业的服务,向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生态圈”的目标稳步迈进。

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电话:13683072097,13521269116


责任编辑:吴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