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华集团以双轮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时代强音中,一家从知识产权服务起家的企业——永华集团,正以“知识+实业”的双轮驱动,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交汇点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发展篇章。从3月的一场知识产权盛宴,到8月的生产总结部署,永华集团用两组关键词串联起上半年的发展脉络:一边是“IP赋能”的智慧探索,一边是“实业提质”的踏实深耕,二者交织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知识护航”到“生态共建”:知识产权服务的深度突围

3月的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一场以“IP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吸引了150余位政企学界代表参与。这不是永华集团的首次发声,却是一次对知识产权价值的深度诠释。作为活动的主办方,永华集团用一场“知识盛宴”,将知识产权从企业的“幕后保障”推向“台前引擎”。

论坛上,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专家、知识产权领域的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商业秘密保护、数字经济下的商标战略、专利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碰撞。永华专利代理总经理郭裕彬以“专利与商业秘密的平衡之道”为例,剖开了企业创新成果保护的底层逻辑;广东新方略研究员雷利平则用“IP资产实缴”的实践案例,为中小企业打开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思路。这些探讨的背后,是永华集团对知识产权服务的深度思考——它不仅是法律层面的“确权”,更是企业技术转化、品牌增值的“催化剂”。

永华2.jpg

活动期间,永华集团的战略签约与新研究所成立,更彰显了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生态布局。与广东经济科教频道的《知识产权调研行》合作,将镜头对准企业一线,让“看不见的知识产权”变得可感知、可传播;而“IP资产数字化研究所”与“可持续发展与ESG研究所”的成立,则标志着永华正从“服务提供者”向“规则探索者”升级——前者瞄准数字时代IP资产的管理新范式,后者则以绿色共生理念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产复盘”到“智变升级”:实体产业的提质之路

如果说知识产权服务是永华的“智慧引擎”,那么实体产业的生产运营则是其“坚实底盘”。8月的上半年生产总结会议上,永华集团以一场务实的“复盘+部署”大会,展现了其在建设工程领域的深耕与革新。

会议现场,各项目负责人依次登台,从新疆的矿区项目到华南的商贸服务,从生产数据的具体分析到管理痛点的深度剖解,每一份汇报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安全总监王玉坤强调“红线意识”,生产总监马振学聚焦“精细化管理”,财务总监赵娥娥拆解“降本增效”路径……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拼贴出永华实体产业的真实图景:既有对传统生产流程的优化,更有对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探索。

永华3.jpg

会上,总经理高华成的部署更勾勒出清晰的发展方向:“安全生产是底线,降本增效是关键,智能化升级是未来。”其中,“以绿色能源电车替代传统油车”被列为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而“加速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区的应用”则被视为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突破口。这些举措,既回应了行业“双碳”目标的大趋势,也体现了永华对实体产业“提质增效”的深层思考——不仅要“干得好”,更要“干得巧”“干得可持续”。

双轮驱动下的发展启示:知识与实业的同频共振

从知识产权论坛的“智慧碰撞”到生产会议的“务实部署”,永华集团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服务型企业”,也不是传统的“实体生产企业”,而是二者的深度融合体。这种融合,让永华既能以知识产权服务为企业“赋能”,又能以实体产业为依托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正如永华集团董事长在客户答谢会上所言:“知识产权是企业的‘软实力’,实体产业是‘硬支撑’,二者缺一不可。”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永华集团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样本——它用知识产权服务激活创新动能,用实体产业夯实发展根基,最终走出一条“知识引领实业、实业反哺知识”的特色路径。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永华集团上半年的答卷已足够精彩:知识产权服务的边界在拓展,实体产业的转型在加速,二者的协同效应正逐步显现。而随着“IP资产数字化”“绿色共生”等战略的落地,随着“无人驾驶”“电车替代”等项目的推进,这家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企业,必将在知识与实业的双轮驱动下,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电话:13683072097,13521269116


责任编辑:吴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