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韵承薪 红妆焕彩——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淑莉

26309e60178f75d3.png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淑莉

本网讯  在瓷都德化绵延千年的窑火中,新生代匠人正以匠心为笔、以瓷土为纸,续写着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传奇。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淑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扎根德化瓷塑技艺沃土,承袭父辈匠心,融合女性独特视角,在传承中创新,让千年瓷韵在指尖焕发新生,更以独树一帜的创作赋予"婴鈺红"这一新瓷种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进宝陶瓷2.png

陈淑莉与父亲陈进宝

陈淑莉的瓷艺之路,始于家庭的熏陶与父辈的言传身教。她的父亲是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陈进宝,师从瓷艺泰斗苏清河,深耕瓷坛数十载,成功研发出兼具传承与突破的"婴鈺红"瓷种。自懵懂孩童时期起,陈淑莉便常在父亲的作坊中流连,看瓷泥在匠人手中几经揉捏蜕变为器,看窑火明暗间釉色幻化出万千风情。耳濡目染间,瓷土的温润触感与窑火的炽热温度,悄然在她心中种下了瓷艺的种子。

正式踏上学艺之路后,陈淑莉以严谨的态度钻研德化瓷塑的传统技艺。从瓷土甄选、拉坯塑形到雕刻修坯、施釉烧制,每一道工序她都反复打磨,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熟练掌握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等核心技法,深刻领悟了德化瓷"温润如脂、凝滑似玉"的美学精髓。她潜心研习明代瓷塑遗风,尤其在佛像与人物塑造上着力颇深,笔下作品既延续了传统瓷塑的庄严古朴,又暗藏细腻灵动的情感表达,为后续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宝陶瓷3.png

二十余载的技艺积淀中,陈淑莉始终秉持"承古而不泥古"的创作理念,在传承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她充分发挥女性艺术家的细腻感知力,将现代审美意趣融入传统瓷塑创作,形成了兼具古典韵味与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在题材选择上,她突破传统题材的局限,从古典诗词、经典舞剧等多元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李清照》《只此青绿》等一系列广受赞誉的作品,让德化瓷塑承载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进宝陶瓷4.png

作为"婴鈺红"瓷种的核心创作者之一,陈淑莉对这一新生瓷种的艺术表达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诠释。在与父亲合作的《李清照》瓷塑中,她以"婴鈺红"为胎,精准捕捉宋代女词人溪亭日暮、沉醉忘归的灵动瞬间,通过衣裙的流畅线条与人物的细腻神情,搭配瓷种"光照时如冰绡沁霞,影沉处似珊瑚凝海"的独特釉色,将李清照的超然气质与词境之美完美融合。而独立创作的《只此青绿》,则以春晚同名舞剧为灵感,将千里江山的雄浑气象凝于方寸瓷间,舞者身姿如青峰出云,衣袂似云岫铺展,尽显传统美学的幽渺之境,展现了她独立的艺术思考与成熟的创作能力。

进宝陶瓷5.png

凭借精湛的技艺与创新的理念,陈淑莉在瓷艺领域斩获诸多荣誉,成长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以鲜明的艺术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业界与收藏界的广泛认可。她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瓷艺创作故事与家族手艺传承理念,为德化陶瓷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进宝陶瓷6.png

从作坊中懵懂的看客到独当一面的工艺美术大师,陈淑莉以热爱为引、以坚守为基、以创新为翼,在德化瓷的艺术天地中不断探索前行。未来,她将继续秉持匠心,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让千年瓷都的窑火愈发炽热,让传统陶瓷艺术在当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电话:13683072097,13521269116


责任编辑:吴泽鹏